第十六幕 兵祸再起 一-《孪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诸位将士!今日,你们便将离开自己的故土,远征异乡。今日,你们便将跟随寡人向万里之遥的晔国发起进攻!此次你们的对手,再不是淮右、南华、虞国、敦国之流,而是南部四州的第二大侯国!若是胜了,我大成便可一步步拿下整个富饶的宛州!寡人问你们,敢不敢同寡人一起去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?”

    “为何不敢,有何不敢!”

    “好!传寡人旨意,此去晔国,无论位列将军或是校尉兵卒,军中但立有战功者,皆可受禄封爵,世袭罔替!有率先攻入晔国王城者,封万户侯!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军阵之中便突然爆发出了一阵比先前更加洪亮的欢呼。似乎直到这时,成国的将士们才终于看清了此次出兵晔国,于自己而言究竟有何好处——毕竟人都是现实的,若不在眼下许以重利,又将如何令他们于日后慷慨赴死?

    殷去翦终于将手中的令旗掷下了城头。大军开拔,如黑蚁一般的甲士徐徐而动,渐渐覆盖了城外覆雪的原野。逶迤前行的队伍,便恍若一条可吞日月的巨蟒,看不见头尾。

    低沉的乌云于莽砀平原的上空汇聚起来,仿佛随时便会在人们的头上降下一场暴雪来。不知何人带了个头,行伍中渐渐响起了一曲低沉苍茫的军歌来:

    “秋夜凉兮月飞霜,披铁甲兮砺刀枪。

    天苍茫兮心不怠,与子征战兮路漫长。

    牛角鸣兮旌蔽日,锋镝啸兮虎鹰扬。

    士争先兮敌可摧,与子征战兮歌无殇。

    踏晴岚兮涉衍江,骨血殒兮埋沙场。

    同敌忾兮死生共,与子征战兮何日归乡?”

    这首名为《无殇》的军歌,本是描写在外征战的将士思念故土之情的。然而此时在军士们口中唱起,却是苍劲雄浑,带了一股破釜沉舟的浓浓杀意。

    殷去翦再次回头,看了一眼身后的国师——那个始终藏身于阴影之中的男子终于将斗篷从头上取了下来。只见其面容清瘦,皮肤苍白,看起来好似个文弱的书生。然而其嘴角眉梢所带的笑意,却是无比肆意与轻妄。

    成国国主先是一愣,旋即也跟着对方一起笑了起来。因为从面前这个男子的眼中,他也看到了与自己同样的,几欲喷薄而出的野心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靖枢城内昆颉的府邸内,甯月再次趁着男子外出之际,偷偷潜入了书房。直至此时,她依然无法拼凑出行事诡异的对方心中究竟在打什么盘算。但她却始终觉得,这个自诩正义却谎话连篇的叛党首座身上,一定还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。

    眼下,业已成年的小白狐伸长了脑袋,也帮着少女一齐于房内各处嗅探起来。突然,它伸出前爪在角落里的一块青砖上刨了几下。甯月循声前来,发现那砖之下竟是空心的,正是昆颉藏匿的许多沾满了尘泥的密函!

    甯月轻抚了几下小白狐雪白蓬松的尾巴,当即蹲在地上逐一翻看起这些密函的内容来。然而越看她的心便跳得便越快,因为所有信封之上,都盖有代表着成国国主殷去翦的虎头金印。殷去翦称昆颉为“国师阁下”,而书信之中的内容,也尽是二人密谋商议入侵别国的文字。

    最近的一封密函,更是令少女冷汗岑岑。因为信中殷去翦竟是告知昆颉大军已准备妥当,不日便将借道淮右,大举进攻晔国!

    “难怪雪灵你第一天见到昆颉时,便上蹿下跳充满了敌意。原来他便是南方七国战祸不断的根源!这封信是去年腊月廿二日写的,信上称半月之后大军开拔,还要请昆颉一起去观礼——那不就是今天了么?!”

    甯月掐指一算,发现成国大军便是即将于今日出征,展开对晔国的突然袭击,当即慌得叫出了声。因为愤怒与恐惧,她的双手也剧烈地颤抖起来,直带得手中捏的信纸哗哗轻响着。

    “想不到,终还是被你发现了。本座原本还打算待成国大军攻入暮庐城后再告诉你的。不过,早点或晚点知道如今都不是问题,毕竟本座已经达到了目的。”

    不知何时,甯月本以为不在宅中的昆颉,竟悄无声息地现身于书房之中。此前他始终没有发出任何声音,甚至连机敏的雪灵都因为身边突然多出个活人而吓了一大跳,竖起背上的毛便“啾啾”叫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你不是到成国观礼去了么?何时回来的!”

    红发少女怒不可遏地将手中的信纸揉作一团,狠狠朝对方脸上丢了过去。对她而言,昆颉怂恿成国进攻晔国,已然彻底撕破了二人之间本就名存实亡的最后一层脸面。

    纸团擦着昆颉的发梢飞了过去,他却并未躲闪,只是一动不动地立在原地:

    “此刻的本座,既在成国,也在这里。只要本座想,便可出现于世间的任何地方,掌握任何人的行踪、动向,知道他们说过的话,做过的事。于普通人而言,我便是天空,我便是大地,我便是无所不能的神!”
    第(2/3)页